這次課程整理大致如下:
陰道生產的好處包括:
產道擠壓有助於羊水排出,增進胎兒肺部功能←這點相當重要
恢復快、住院時間短、出血少、手術傷害少、←米美媽咪以前開過巧克力囔腫手術,可以體會開刀住院插尿管的痛苦。
其缺點是產前陣痛 (但可以無痛分娩避免產痛困擾)、陰道生產過程突發中風(抽搐)、氣喘發作等,以及陰道鬆弛、骨盆腔子宮膀胱脫垂等後遺症。
ღ〞減痛分娩的方式
拉梅茲減痛法:
在懷孕七個月時進行呼吸技巧的訓練,應用在生產的過程中,能轉移對疼痛感的注意力,適度放鬆肌肉,有助產程的順利進行。←情急之下管用嗎?
無痛分娩:
無痛分娩的過程為在覆蓋脊椎外圍的地方,置入一個透明的小軟管,注射適量濃度的局部麻醉藥及止痛劑,(正確的用藥量並不會影響到胎兒)由於此處是負責傳導產痛的微細纖維神經,而麻醉可以阻斷傳遞痛覺到中樞,使媽咪在生產時可以減低疼痛感,但卻不影響較大神經的功能,所以四肢還是可以自由移動,只是感覺到肚子不再有明顯的子宮收縮疼痛感。
初產婦的子宮頸開了2指半(約4公分 ),以及經產婦開到2公分 以上就屬施打的適當時機,若是子宮頸未達一定程度就太早施打的話,則有可能會影響產婦的第一產程,施打後,產婦應禁食。無痛分娩並不是完全將產痛除止,而是有效的降低產痛感,但為了在正式生產時不會影響產婦用力的節奏,醫師通常都適時控制劑量,讓它減少一些才不會讓媽咪因為太無痛感了,而無法掌握生產時用力的方式,不過,無痛分娩因人而異還是會有些許副作用產生,例如暫時性的發抖、嘔吐感、抽搐、低血壓、感染以及少見的疼痛等現象,但遇有脊椎方面疾病的產婦,如脊椎側彎以及長骨刺者,皆不適用於無痛分娩。
目前由於健保並不給付無痛分娩的項目,所以施行的媽咪必須以自費支付,價格平均在6000元以上,詳細收取費用要諮詢各大醫院。
何種狀況須剖腹生產(剖腹產的適應症)?
1.就母體方面:
- 產前大出血:如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。
- 難產:因胎兒太大或母體骨盆腔狹窄,胎兒自然產至一半出不來。
- 嚴重的高血壓或子癇前症:有些此病狀的產婦在陣痛時血壓急速升高,使胎兒有缺氧之虞,方須緊急剖腹產。
- 子宮頸癌:由於子宮頸擴張會造成癌細胞大量出血,嚴重時甚至會發生無法止血致死的遺憾,故須剖腹產。
- 骨盆腔腫瘤:有時腫瘤太大會阻礙產道,無法自然生產。
- 腦部血管瘤:陣痛時心跳會加快,血壓會增加,可能會引發此病症者腦部血管破裂而致死的遺憾,故須剖腹產。
- 死亡前後:母親因心臟病意外傷害等等情況突然死亡或將死亡,勢必立即須將胎兒剖腹生出。時間上最好能把握在死亡後三分鐘以內,最遲不超過七分鐘,否則將造成胎兒缺氧。 打點滴。剖腹產通常是施行半身麻醉,而半身麻醉有個缺點-母親可能因此血壓降低而有休克之虞,進而影響胎兒血液正常供需。故須在整個待產與生產過程中都要吊點滴,以防萬一。
2.就胎兒方面:
- 胎位不正。
- 胎兒超過四千公克或小於一千五百公克(小於三十週)。
- 胎兒窘迫:即從胎兒監視器判定胎兒心跳不佳,或有缺氧之虞時。
多胞胎妊娠。 - 胎兒畸形:例如胎兒頸部有淋巴瘤(自然產會在擠壓過程中破裂),或胎兒腹裂,腸子露出來。
- 血小板過低:胎兒血小板受母親影響過低,若自然產,嚴重的會造成胎兒腦內出血,甚至導致腦性麻痺,故須剖腹產。
- 母親生殖道受庖疹病毒(HSV)感染時。 照超音波。確定胎兒大小、胎位、胎盤位置,以決定開刀傷口大小、位置(避開胎盤)及寶寶出來的方式,並給主治醫師一個心理準備與概況的瞭解。
二、進產房
開刀的方式是否也有不同?
剖腹要切開的部位包括肚皮和子宮,兩者切開的方向不一定會一致,兩者切開的方向不一定會一致,全依當時情況考量。肚皮橫向切開傷口較好看,但開刀所需時間較久,出血量也較多(因傷口與血管垂直之故)。相對的肚皮直向切開出血量較小,傷口也可開得較大,適合較胖的產婦、較大與胎位不正的胎兒。
至於子宮切開的開口通常呈橫向,與子宮肌肉走向相同,較好癒合,下一胎若採自然產的方式生產,子宮破裂的機率也較低,只有0.7%。但是有些狀況則須採開口面積較大的直切方式,例如寶寶未足月生產、胎位不正或前置胎盤。子宮直向開口,下胎欲採自然產者,則須面臨 3-4%的子宮破裂機率。原則上子宮開口不論採何種方向,都應避開胎盤的位置,以免大量出血。
剖腹產宜採何種麻醉方式?
通常採半身麻醉居多,因為麻醉藥劑不會跑到胎兒身上,對胎兒可以說幾乎沒有影響。但是半身麻醉是採注射脊椎中間空隙的方式,產婦須像蝦子一般儘量彎曲身體才好打針。若產婦較胖或水腫情況嚴重,則將因不易彎曲身體造成注射上的困難;或是須緊急剖腹,時間急迫(通常脊椎硬膜外注射快則五分鐘,慢則半小時),則通常會改採血管注射的全身麻醉。全身麻醉對胎兒來說,只有短期內呼吸、活動力較差(因吸收了些許麻醉藥),長遠性來看則無影響。
必須剖腹產最常見的原因
- 前胎剖腹產35%
- 難產或產程遲滯25%
- 胎位不正10%
- 胎兒窘迫10%
- 其它17%
三、至恢復室
剖腹產可能會有那些併發症?
- 子宮裂傷:因胎兒太大位太低,在生產的過程中扯裂子宮傷口。
- 膀胱或腸子受傷:這種情形較易發生在以前有過做腹腔手術的產婦身上,腸子、膀胱因沾黏得害而在手術過程中被弄破。
- 胎兒受傷:刀子劃下時不小心傷到胎兒表皮,基本上應無大礙。
- 子宮裂傷造成出血。
- 子宮、傷口或尿道(因留置導尿管而造成)感染。
- 血管栓塞:也可能發生在自然產者身上,肥胖與產後少走動的產婦較容易遇到。
「一次剖腹產,永遠剖腹產」子宮破裂的危險(約0.7-47%)。第一胎剖腹產的婦女,將來的生育能力下降,而且下一次懷孕會遭遇較多的併發症,包括出血、早產、胎兒缺氧;而且胎兒胎位不正、體重過輕和死亡率也比較高。如果婦女有第三次懷孕,也會有類似的趨勢。至於第一次如果是用真空吸引或產鉗,則不會影響將來的懷孕。筆者認為可能的原因是剖腹產造成子宮的傷口所導致。
對於某些懷孕,例如胎位不正、前置胎盤,剖腹產是比較安全的生產方式;但是如果孕婦只是怕痛或擔心陰道鬆弛而想要剖腹產,為了下一次懷孕的安全,建議孕婦最好三思。
結論:媽咪其實可以不用先預設或那麼堅持自己想要的生產方式,二種方式的利與弊都瞭解,以免遇到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。
圖一:美滿牌的產褥墊
圖二:可能會成為米渺渺的小襪
圖三:準媽媽手珊+尿布一枚
圖四:知名廠牌的妊娠霜
圖四:紗布+束口袋